2017-01-19 20:14:42 来源:优胜教育网整理 作者:
这些小建议,如果你愿意尝试去使用,你就会发觉,孩子可以从中学会依靠自己,而不是操纵和依赖别人来帮助自己完成睡觉这一自然的生理功能。他们还能够学会尊重父母的独处时间。他们也会学到,他们并不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
“我们家儿子晚上老是不想睡觉,到睡觉的时间了,不是说再上次厕所,就是还想喝口水,要不又去找他的玩具,反正就是找各种理由不想去睡觉,每天睡觉前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命令无数遍都不管用,我简直烦透了!”
全世界没有一个孩子不试图偶尔晚睡。想归属并参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需要。
但是,如果睡觉这件事已严重干扰到父母的心情,就得认真对待下。
我给父母们一些建议,看您是否能有些启发。
1、让孩子参与制定睡觉前的惯例表。
要让他帮你例一份在他晚餐后到上床睡觉前需要做的所的事情的清单,例如:做作业、吃水果、玩玩具、收拾玩具、找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洗澡、换睡衣、上厕所、讲故事、拥抱等等。
要使用有限制的选择,让他帮忙搞清楚从几点开始,按时完成每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玩玩具想要从8点还是8点5分开始?收拾玩具愿意2分钟还是3分钟?)
还可以用一张大纸,用彩色笔画一个大圆,把晚餐后到睡觉前的时间分成很多小块,把相对应的事情填在里面,或者贴上做每件事的照片。让孩子发挥想像力,自己来制作这个惯例表,孩子会比较愿意去执行。
惯例表可以贴在孩子的房门上。
2、到惯例表规定的时间时,要告诉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要问“惯例表的第三项是什么呢?”,孩子喜欢告诉你,并且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权力,而不是陷入权力之争。
3、有些孩子喜欢在睡觉前玩“争分夺秒”的游戏,可以根据约定的时间定好计时器,并鼓励孩子在计时器响之前能躺在床上。
4、在孩子日常睡觉前,要把你的时间留给孩子,可以是20~30分钟,在这个时间里不要试图一心二用,把你所有的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坚持这么做,会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就不会随时来缠着父母为他做事情。
5、在你的孩子就上床并且你已完成了睡前惯例之后,不要陪着孩子躺到他入睡。一旦到了正式的睡觉时间,你就该走出孩子的房间了。
6、如果孩子离开自己的房间,要轻轻地牵着他的手,和善而坚定地带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什么大道理也不用讲。行动胜过语言,或许你要反复好几次,孩子才明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7、不要从外面锁上孩子的门,这很危险,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上面的这些小建议,如果你愿意尝试去使用,你就会发觉,孩子可以从中学会依靠自己,而不是操纵和依赖别人来帮助自己完成睡觉这一自然的生理功能。
他们还能够学会尊重父母的独处时间。
他们也会学到,他们并不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并且能经受得住失望,生气也没关系,他们能挺过去,并且依然能快乐。
--随时随地获取优胜教育最新产品、活动信息和个性化教育资讯,更多精彩教育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